如你所知,缘起于2013年的短视频火苗在2016年烈火燎原。
刚告别不久的2016年是中国短视频行业波澜壮阔的一年,而更乐观的判断是,它同时也是下一轮更大爆发的前夜。
相比图文内容的维度单调,视频本身即是一个立体且更具IP化的媒介样态;而相比在传统视频网站上进行内容耕耘,因为可以嵌入到用户天天每一个碎片化的闲暇时光,短视频在创作和传播上都更为轻盈新的一年,会有更多在文字上陷入同质化的内容创业人士投奔短视频。
于是对趋势的把握变得非常重要,头部梯队的灯塔含义也不言自明。
自去年6月,秒拍每月都会发布热点原创短视频UGC榜单(9月起又增加垂直榜单和风云榜单)。
2月初,2017年第一份榜单出炉,细心者大可窥见短视频在新的一年几处要紧的变量:譬如,papi酱正在通过向MCN转型获得更大可能性,关爱八卦成长协会正在借用与一众粉的强互动性扩大力量,完成自我迭代。
更要紧的启示,或许是短视频在垂直范围的陆续崛起假如2016年泛娱乐占据了更多短视频用户的心智,那样在2017年,不同细分范围的各自突围将是短视频行业的主色调。
横向扩张超级IP孵化小号从原创榜单数据上可看出:二更视频延续了在短视频行业的领先势头,以月播放5.6亿稳排名第一;关爱八卦成长协会以月播放4.3亿位列第二;papi酱则以月播放2.8亿排名第三;而本次榜单中月播放量超越2亿次的创作者已有11人。
在风云榜(内容为非原创)方面:韩国me2day以月播放24.7亿次蝉联冠军;央视新闻和一手video位列二三足以见得轻资讯类视频的讨喜程度。
尽管总榜的推出让投资者看到了短视频的市场潜力,但在我看来,因为更易产生专业化的内容与由此叠加的IP属性,垂直范围实则具备更强的议价和变现能力,理性的资本可能应该更倾向于垂直项目。
譬如在秒拍发布的美食榜单中,魔力美食以2.3亿播放量登顶;在时髦榜单中,俊平大魔王俘获大量粉芳心,位列榜首。
要紧的是,从身居前三的最头部玩家次序,敏锐者不难发现两个趋势。
第一即是:与微博,公众号等革命性平台早期的成长路径相似,最头部玩家有从单打独斗渐渐向MCN(multi-channel networks)转型的趋势毕竟,为了适应更广阔的商机,扩张是一种本能。
譬如,二更不久前就宣布要塑造全产业链短视频平台。
更具代表性的案例当然是短视频一姐papi酱,2016年papi酱成立了聚合类短视频节目组织Papitube,用以孵化更多papi酱们,也诞生了不少如在下杨舒惠,lori阿姨,美豆爱厨房等创作能力较强的短视频创作者。
于是大家看到,papi酱发文数目和频率都明显上升,数据统计,从2015年9月到2017年1月,papi酱共发布102篇文章,其中提到Papitube的次数就高达86次。
嗯,脱胎于一个超级IP,通过横向延伸的方法扶持小号,可能是2017年短视频创业一股不可忽略的力量。
在过去的2016年,秒拍平台上深度合作的MCN公司、视频创业公司和网络红人经济公司已经达到2000多家,可以预见这种生态运行模式或将在今年集中爆发。
强互动性:用户和内容一同进化而2017年短视频行业的趋势之二,就是UGC向PGC的第二次转型浪潮。
不需要赘言,UGC向PGC转型的传统路径,是通过机构化等方法将自己从U变成了P,完成内容持续的优质输出毕竟,如马东所言,内容范围就像一座金字塔,头部只占大约5%,只有他们拥有资本价值,从而可以演化为真的的创业人士。
但正在发生的这次转移其真的内涵是:用户与生产者的强互动性关系对内容本身的影响:一方面,用户开始主动参与UGC内容生产,通过专业平台加工转变为PGC内容;其次,用户也在参与短视频内容的制作与筛选。
事实上,内容买家与创作者之间开始出现跨界限的互动。
短视频行业用户和内容的关系已从最原始生产与获得,渐渐演变为颇具一同进化属性的强互动你推他看的方法已看上去保守,用户试图参与筛选,甚至通过我们的点击和播放完成度等行为决定其他用户还需无需看。
譬如关爱八卦成长协会就充分发挥了千万小老婆的UGC优势,做到内容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嗯,在言必称去中心化的信息互联年代,借助连接红利产生的所谓群体智慧,由下而上地决策,好像要比内容制作者的一己之力更为有效其实所谓的用户(或者粉)至上,不就是不再将它视为单纯的变现对象,而是纳入到一同利益体,甚至参与到决策之中么。
其实早在1980年,美国将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Alvin Toffler)就在经典名著《第三次浪潮》中预言:将来,在市场角逐,技术变革和企业利益的驱动之下,生产者与买家之间的界限将会渐渐模糊,甚至融为一体,传统意义上的买家将更多地参与到产品研发和设计环节,他们就是所谓的生产型买家(Prosumer)producer(生产者)和consumer(买家)的合成。
某种意义上,UGC向PGC的第二次转型浪潮,即是产消者理论在短视频内容消费浪潮上的映射。
2017年短视频内容创业最大策略:垂直深耕假如说上述两种趋势可归为战术层面,那样在更宏观的叙事框架中,2017年短视频内容创业的最大策略是什么?答案或许是:垂直深耕。
如前所述,2016年短视频内容创业呈井喷之势,仅以秒拍为例:据悉,秒拍日均上传视频量为150万,日均播放量超越20亿次,全网日均覆盖用户数超越7000万;去年年初秒拍一个月播放量超越1000万的账号只有15个,现在则已超越200多个了。
共识是:被移动化和社交环境滋养的短视频,将渐渐成为最主流的内容形态之一,而这种形态演化的下一重点节点,即是内容的垂直。
从数据便知,在非常长一段时间,搞笑幽默和明星娱乐占据了短视频内容池的大多数份额,到了现在,尽管它们在总份额上仍是最大(什么内容载体又不是这样呢),但比率正在降低。
依据今年初秒拍发布的2016年短视频内容生态白皮书显示:之前:短视频以纯搞笑类、娱乐明星八卦内容为主,流量获得容易,但内容趋于同质化、商业转换困难。
2016年:专注于美妆、美食、生活方法等垂直范围的创作者集中发力,其他垂直品类也开始逐步出现短视频内容创作者,至2016年第四季度,短视频创作者覆盖的垂直品类已经超越40余个之前,非娱乐明星、非新闻现场、非纯搞笑内容获得流量比率不足20%;2016年每个垂直类内容的流量占比累计已超越了60%。
在用户市场、商业市场的一同驱动下,垂直类内容在2016年增速很迅猛。
这种分化注定将在2017年更为强烈。
遵循其他内容媒介的相似脉络(譬如图文形式,现在几乎每一个垂直范围都诞生了一批有影响力的自媒体品牌),伴随供给侧的增长趋势,自制范围的勃发与分发技术的不断成熟,垂直类短视频玩家的集体涌入是一件可以确定的趋势。
如前所述,专注于医学,财经,母婴,两性,衣食住行等专业常识类垂直内容更易获得资本喜爱对内容创业人士的好消息是,垂直类短视频依然是个因角逐而动荡的市场,很多垂直范围尚未出现牢不可破的头部内容,市场潜力很大。
而在平台一端,通过秒拍在每月的原创榜和风云榜外,还持续在发布时髦榜和美食榜,就可看出其对于垂直市场的某种期许。
事实上,作为国内最大的PGC短视频平台,秒拍也会对各范围内容创业人士给予最大力度的扶持:在2015年底,秒拍母公司一下科技就与微博联合拿出1亿USD整理上下游企业,扶持整个短视频产业的进步;同时启动的秒拍创作者平台得以让创作者完成一站式视频上传,视频管理,视频推广,商业变现等多个步骤;除此之外,包含秒拍惠等活动也减少了创作者的运营本钱;而在一下科技E轮筹资发布会上,更是提出计划从筹资的5亿美金中拿出10亿人民币,用来扶持中国的移动视频创作者颇值一提的是,其投资的美食生活方法新媒体迷迭香估值更是超越一亿。
总之所有指向一点:通过平台的力量,让短视频创作者更垂直化和立体化进步。
而若从平台一端来看,每月榜单的持续发布也正在夯实秒拍的行业领头羊地位,并成为整个行业的规则拟定者。
除此之外,母公司一下科技拥有些矩阵优势,使得秒拍,一直播和小咖秀三款商品形成闭环,最后让内容创业人士受益。
嗯,就像历史上任何一次媒介变革一样,短视频的崛起第三印证一件事:每一个年代都有每一个年代的内容风口,只须有人去搭桥修路,势必有人在上面舞蹈。